(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三国时代,最著名的三场战役无外乎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一个是终结了曹操统一南方的希望;一个是统一了北方流域,而夷陵之战则是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但夷陵之战后,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战败的蜀国一心想要求和,按理说这是吴国灭蜀国最好的机会,吴国却"饶了"蜀国,这又是为何呢?
许多人分析吴国是担心蜀国灭亡后就没有力量制衡魏国,其实这是不全面的。
担心魏国趁火打劫确实是一方面原因,以吴国的实力绝对打不过魏国。
但抛下吴国主观的决策,客观上吴国就能灭了蜀国吗?非也!
首先,夷陵之战蜀国损失巨大,但吴国也损失不小;其次,夷陵之战的规模并没有《三国演义》里说的数十万人,最多十几万,而且蜀国损失了只有数万,吴国也损失了数万。
如果靠陆逊的智谋可以痛击蜀国,这是可以说的过去,但要灭了蜀国,之前需要数十万军队,这样的规模蜀国就算灭亡了,吴国还能独善其身吗?
因此,夷陵之战后蜀国仍然实力尚存,吴国不敢也不会去灭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