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指的是谁_诸葛一生唯谨慎

时间:2023-04-21 08:36:07    来源:互联网

1、“诸葛一生唯谨慎”的 “唯 ”字的意思:只。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这是诸葛亮的褒奖。

3、因为诸葛亮掌军理政之谨慎,史家有共识。

4、拼 音 wéi 基本释义1.义同“惟”:~物论。

5、~心论。

6、~物史观。

7、~心史观。

8、~理论。

9、~名论。

10、2.答应的声音:~~(a.谦卑的应答声;b.鱼相随而行的样子,如“其鱼~~”)。

11、~~诺诺。

12、~~否否。

13、基本释义只有,只是唯余其一。

14、——吴均《与朱元思书》又如: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

15、无心外之法。

16、也称“唯识”);唯谨(唯有谨慎)唯巨石岿然。

17、——《吕氏春秋·慎行论》唯北狄野心。

18、——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唯圣人为能和。

19、诸葛一生唯谨慎的四大原因:一是性格使然。

20、诸葛亮作为一个满腹经纶、胸怀大志、隐忍不发的绝世高人,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艰险旅途,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真实心路 历程。

21、三国初期,群雄奋起、藏龙卧虎、人才辈出,但凡有些能力水平的人都审时度势,纷纷择高枝而栖,即使与诸葛亮交好的几个朋友最后也都选择了依附强大的 曹魏,唯独诸葛亮选择了当时最不被人们看好的刘备。

22、诸葛亮对刘备感兴趣,绝不是刘备所谎称的那个伪中山靖王之后、汉室正统,而是源于诸葛亮的自傲自负自狂 自豪。

23、他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水平可以让刘备从弱者成为强者,并在其中为自己无愧卧龙先生的称号而寻找与众不同的聪慧与谋略展示平台。

24、如此的打算,对身处在敌 强我弱的巨大悬殊中的他,就不得不小心谨慎,否则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25、二是家境影响。

26、据对诸葛亮出身家境的考究,他实属官宦子弟,并非如《出师表》中所表明的“臣本布衣”。

27、诸葛亮是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以职务与职能论,司 隶校尉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监察部部长,是一个官阶很高的官员,其父诸葛珪,曾任太山郡丞,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副省长。

28、因诸葛亮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已去世,只能先 是跟着做过太守级别地方官的叔父诸葛玄长大,后来又投靠了父辈好友荆州的刘表。

29、刘表有个大舅子就是蔡瑁,蔡瑁有个妹夫叫黄承彦,黄承彦有个女儿叫黄硕,他 就是诸葛亮娶的老婆。

30、顺便说一下,史上说诸葛亮的老婆是其丑无比,实际上她乃冰雪聪明,是诸葛亮功成名就的贤内助。

31、也就是说,黄承彦和刘表是连襟,诸葛亮 找到了媳妇她姨夫刘表这个靠山。

32、不过不管怎么说,因为诸葛亮父亲死得太早,从小就寄人篱下,所以养成了他勤奋自勉、谨言慎行的性格特点。

33、三是环境迫使。

34、诸葛亮当政之际,正处于内忧外患环境,不敢不谨慎。

35、内忧者,指的是他想大有作为,就需要拥有刘备的绝对信任和在刘氏集团掌控的绝对权威。

36、可 是刚一登场,就受到了刘备集团核心力量的挑战。

37、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几乎无时不刻的陷于几大利益集团的博弈和争权夺利之中,想不谨慎都不行。

38、说外患,指的是 蜀国当时的土地面积大概只有曹魏控制下的北方广阔土地的十分之一,人口相当于曹魏的三分之一,举全国之兵也就十几万青壮年,加上连年征战,以及刘备先前的 过于冒进在东吴人的连串打击下损失惨重。

39、诸葛亮此时此刻临危赴命,岂敢轻举妄动?四是能力问题。

40、早就有人指出诸葛亮长于国家治理,而逊于战术算策。

41、所谓六出祁山,也只是趁曹魏内乱,地区武装叛乱之机小打小闹,一旦魏国厉兵秣马,来势汹 汹,诸葛亮就见好就收,撤兵回蜀地了,诸葛亮除了这种谨小慎微的将兵战术别无选择。

42、不管历朝历代如何抬高诸葛亮的能力和水平,其实只有他一生中最强劲的老 对手司马懿最有发言权,《晋书·宣帝纪》载司马懿所言:“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43、”这里,尽管存在 司马懿有自雷自夸的嫌疑,但也说出了诸葛亮尺有所短,谋略和决战力不能逮的短板。

44、陈寿曾说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45、然连年动众, 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不能不说是切中时弊,公正之言。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