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碳水之王,陕西早餐究竟有多豪横? 世界速递

时间:2023-02-11 16:06:34    来源:北京陕西企业商会

羊肉泡馍:我只是陕西早餐的N分之一!

捧着海碗、浇着辣椒油、蹴着咥面,陕西人的饮食风格似乎格外粗犷。但论起早餐来,老陕们也讲究着有吃有喝、有米有面、有肉有菜。

猛火煮馍,西安与宝鸡羊肉泡必经的一步。

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关中,各色泡馍和夹馍名声在外;而在关中之外,黄土坡上的陕北、秦岭南麓的陕南,深受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影响的杂粮馍馍、洋芋擦擦、刀刀碗托、菜豆腐、面皮等,也在展示着中国人在吃这件事上无与伦比的天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金黄诱人的油糕,吃一口元气满满。

无论是关中、陕北还是陕南,陕西人的早餐毫不含糊!

01

从泡馍到夹馍,

关中人早餐的C位!

秦岭如屏障,渭河若游龙,关中平原是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也是小麦传入中国腹地的第一站。面食是关中人早餐的绝对主角。

红黄白绿黑,一碗面中的每种颜色都有寓意。

作为面食大省,油泼扯面、biangbiang面、臊子面等五花八门的面条声名远播。不过对于老陕而言,面条通常是一道正餐,更适合出现在午餐或晚餐等正式场合。

关中人早餐里的面食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油茶麻花是金牌组合,各色馅料的大包子也许是赶时间人的首选,但说到极具地域特色,泡馍和夹馍绝对是主角。

大家把饦饦馍掰成黄豆粒大小,十来分钟后,一碗加好羊肉片和粉丝,并且精心熬煮后的羊肉泡馍端上桌来,还得配上糖蒜和辣子酱,能吃个含哺鼓腹、口齿留香。

在渭北的蒲城、澄城、礼泉等地,水盆羊肉在早餐里也称得上隆重。和西安不同,水盆羊肉搭配的是月牙烧饼或锅盔,可以直接从汤里捞出羊肉片夹进饼里吃,更可以直接掰成大块泡进羊肉汤里食用。

水盆羊肉,可以泡着吃,也能夹着吃。

在关中西府的凤翔、宝鸡,豆花、锅盔和麻花组成了神奇的豆花泡馍,一定要滴上当地人引以为傲的油泼辣子。

豆花泡馍,一碗里装着美食小宇宙。

而在东府渭南、华阴,大同小异的豆腐泡同样是一种称霸早市的豆腐脑泡馍吃法,当地人还别出心裁地撒上了腌香椿沫,画龙点睛般点亮了沉睡一晚的味蕾。

02

陕北人的早餐没有泡馍可以,

没有杂粮不行!

关中向北,苍茫的黄土高原构筑了三秦大地的又一块拼图——陕北。

这里气候寒冷干燥,更适合洋芋、黄豆、小米、荞麦、糜子等杂粮生长,除了老陕人都爱的泡馍、夹馍、面面饼饼之外,杂粮也在陕北人的早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手打洋芋,制作洋芋搅团和洋芋擦擦的必经步骤。

各种杂粮馍馍不必多言。而将洋芋刮擦成细条再拌和面粉,上锅蒸熟,或再加一道炒制的工序,便得到了一碗喷香扑鼻的洋芋擦擦。

慢火熬煮的小米粥再撒上半熟黄豆碾压后的豆钱钱,豆钱钱小米稀饭在养人润口之间又多了几分嚼头和豆香。

在黄河沿岸的吴堡、府谷,刀刀碗托具有独特的荞麦香味,拌上蒜汁、辣油和花生芝麻碎,朴实又热烈的黄土风情扑鼻而来。

刀刀碗托是陕北绥德的一种传统美食。

而在子长、清涧一带,用荞麦面制作的煎饼包裹着酥肉、猪头肉、豆腐等丰富馅料,也是让当地人爱不释口的厚实早餐。

延安最受欢迎的特色早餐则属和杂面——这是将麦面和豆面等杂粮面混合在一起擀制的面食,汤汤水水香浓一碗,再配上几个鸡蛋泡泡,一起吃来味道才正宗!

谁能在天寒地冻之际,拒绝一碗羊杂汤呢?

为了驱寒生暖,大口吃肉也是陕北人早餐时刻的重头戏。

陕北地区盛产羊肉,尤以榆林北部各县等地为佳。由各种羊下水混合烩制的羊杂碎是最受欢迎的实惠早点,吃的时候再配上几块叫做油旋的千层烧饼,带劲又管饱。

绵软浓香的卤猪肉夹在油香酥软的油旋烧饼中,或是嚼劲十足的干烙饼子里,造就了陕北版的肉夹馍——卤肉夹干烙和猪头肉夹油旋。

和关中相比,陕北“肉夹馍”更加丰盛的含肉量正是高原人民对肉食强烈需求的写照。

《早餐中国》里说:“只需早起,就能找到故乡”,不知多少陕西人怀念的乡味,就是那道永远无法代替的家乡早餐呢?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图文来源“地道风物”,整理用于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 期 精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