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成本高位回落,禽蛋行业盈利分化
印度考虑延长小麦出口禁令
【资料图】
8家券商获得全国碳市场入场券
2023年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
美国农业部下调阿根廷大豆产量
原油库消比数据继续在非均衡区间内运行但相比上周回落
金油比数据继续高位运行
欧元区商业活动今年1月重新恢复增长,但仍未摆脱衰退风险
【饲料成本高位回落,禽蛋行业盈利分化】
据鸡料比与蛋料比数据来看,22年底与23年初饲料成本高位回落,肉鸡盈利空间由亏转赢,而蛋料比数据显示,蛋鸡盈利空间持续下降。
孙光梅分析,从近三年数据来看,蛋鸡饲料成本最高时点出现在2022年11月下旬,饲料价格最高达到3.64元/公斤,创下近年来历史新高,较三年低点2.37元/公斤上涨了54%。在蛋鸡饲料成本抵达峰值期间,养殖利润也同步达到近三年新高,每只盈利68元/只(理论测算值)。从蛋鸡行业来看,近年来整体利润可观,成本上升对于鸡蛋销售价格起到一定助推作用。进入2023年初,鸡蛋需求进入季节性回落,短期内鸡蛋价格与养殖利润同向下滑,但中长期,蛋鸡饲料成本将有所下行,而蛋鸡存栏量不高,鸡蛋产量难以大幅度推升,盈利空间能够保持在相对乐观位置。
肉鸡方面,饲料成本与蛋鸡饲料几乎同步上行,但近三年养殖利润涨跌不定,亏损时间与盈利时间大致相当。2021年11月下旬肉鸡饲料成本峰值在4.23元/公斤,较三年低点2.86元/公斤上涨了48%。但在饲料成本抵达峰值时,肉鸡养殖利润开始下滑,直到进入2022年底亏损值最大达到5.75元/只(理论测算值),2023年初再次由亏转赢。中长期来看,肉鸡饲料成本将有所下滑,此外国内肉鸡引种量不高,导致未来产能出现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受到限制,整体来看,利润空间能够有所保障。
【印度考虑延长小麦出口禁令】
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称,随着世界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寻求补充国家储备并压低国内价格,印度正在考虑延长小麦出口禁令。目前的禁令原定于4月进行审查,食品、农业和贸易部官员可能会在3月底或4月初做出延期决定,并补充说不希望小麦出口要等到2024年年中才恢复。
曹慧分析认为,印度外贸局自2022年5月13日起宣布正式实施其国内小麦出口禁令以来,印度小麦出口量下降趋势明显。根据联合国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6-11月期间,印度小麦出口水平从5月的294.5万吨持续降至11月的不足1000吨水平。禁令源于去年印度极端天气影响的小麦产量预期下降担忧,但较高的小麦产量水平和供应能力,仍使2022年印度小麦出口同比增长。前11个月的印度小麦出口总量就已经超2021年全年水平的11.6%。
最新USDA报告对新作小麦供需形势的整体评估延续1月观点,认为小麦市场在一段时期内仍维持较高的市场价格和低库存水平。欧盟及中国的进口需求增长将带动全球小麦市场继续保持较高的热度。同时澳大利亚和东欧某国的增产也将缓解部分供应紧张的担忧。国际市场小麦供需紧平衡格局何时改善则仍需继续关注。
对印度而言,出口相较国内供应总量而言仅2%左右,且今年新作小麦有望在价格预期影响下实现播种面积的增长。据印度农业部数据显示,随着冬播工作接近尾声,新季小麦总播种面积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9%,达到3251万公顷,22/23年度小麦产量或将创下历史新高。所以最终禁令是否延续的结论也有望在小麦收割前得到明确。
考虑到印度国内储备小麦需求,未来小麦市场价格或成为其重要的决策参考。由于上年度小麦入库水平大幅下降超56%,政府收购定价如果低于市场水平,那么将影响其今年的储备补库水平。今年1月印度政府确定的23/24年度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21250卢比/吨,相较目前印度市场小麦平均价格水平26500卢比/吨仍偏低(尽管已较1月32500卢比/吨水平有了明显下降)。如果4月前其国内小麦市场价格仍维持相对高位,那么禁令被迫延长的概率也将大幅增加。
【8家券商获得全国碳市场入场券】
期货日报消息显示,今年2月,中金公司(601995)、中信建投(601066)证券、东方证券、申万宏源证券(000562)、华泰证券、华宝证券收到中国证监会碳市场准入无异议函,加之2014年、2015年先后获准的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有8家券商可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赵渤文认为,2020年12月31日生态环境部下发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中对交易主体的认定范围是“重点排放单位以及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至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开市交易以来,参与的主体单位以控排单位为绝对主力,而由于运行初期纳入的行业较少,且考虑到企业压力问题,当前的碳排放权配额以免费配额为主,且基本为足额下发,因此控排企业对碳排放配额的需求不足,全国碳市场交易并不活跃,碳价在开市以来的1年半多时间里并没有太大上涨或波动。我国的全国碳市场是全球覆盖碳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全部控排企业纳入碳市场后,其覆盖的碳排放权(以重量计)将远超任何一种大宗商品,因此除了控排企业以外的机构和个人何时能够入场全国碳市场一直以来是关注的焦点。券商的入场,将给碳市场注入全新的活力,带来流动性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绿色发展机会。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全国碳市场的最核心目的是推动减碳降碳,推动实现双碳目标,交投活跃是碳市场焕发更多活力的重要标志,但各方监管将会严控过度投机。
【2023年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
乘联会:2023年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29.3万辆,同比下降37.9%,环比下降40.4%;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3.2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下降48.3%;YQ后,新能源刚需车型成本继续承压,补贴退坡带来的价格复杂调整,新能源车市场格局正在重塑。
李训军认为,1月正值春节假期,产销工作日有所减少,销售潜力未能有效释放,因此汽车销量同环比均显著下降。此外,由于车购税、新能源汽车补贴等政策到期,引导了消费需求前置。后期来看,防控政策优化之后,居民出行逐渐趋于正常,市场活跃度将逐渐回升,加之部分地方政策稳定延续,将温和引导消费需求释放。另外,2023年2月份正值春节之后,与去年相比工作日有所增加,因此2月将是市场启动期,产销增速或将有所回升。
【美国农业部下调阿根廷大豆产量】
据美国农业部2月供需报告显示,阿根廷2022/2023年度大豆产量预期从此前的4550万吨下调至4100万吨(市场预期为4234万吨);将巴西2022/2023年度大豆产量预期持平于此前的1.53亿吨(市场预期为1.5301亿吨)。2月美国2022/2023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期为2.25亿蒲式耳,市场预期为2.11亿蒲式耳,2023年1月月报预期为2.1亿蒲式耳。
孙继森分析,受干旱天气的影响,阿根廷的大豆生长状况不及往年同期,其产量水平也在影响着国际大豆的价格。随着美国农业部在2月供需报告中将阿根廷2022/2023年度大豆产量下调至4100万吨,下调幅度超出市场所预期,对大豆价格形成了一定的支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农业部上调了美国2022/2023年度的大豆期末库存预期,这将对大豆的价格产生部分压制作用,因此本次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对大豆的影响或呈中性影响。且值得注意的是,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下调阿根廷2022/23年大豆产量预测7%至3450万吨,此前预测为3700万吨。这显示阿根廷的大豆产量或将还存在向下修正空间,仍存在对大豆价格的上涨驱动。长期来看,随着阿根廷大豆产量确定性的不断增加,大豆价格的关注点或需从供给端逐渐转向需求端。
【原油库消比数据继续在非均衡区间内运行但相比上周回落】
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2月3日,美国原油商业库存环比增加242.3万桶。精炼油库存环比增加293.2万桶,汽油库存环比增加500.8万桶。通过对美原油价格有重大影响的美国原油库存与成品油消费比值的库消比测算,截止2月3日当周,原油库消比值为22.2,前值为22.5,原油库消比数据继续在均衡区间之外运行。
赵颖分析,2022年12月下旬以来,美国原油商业库存连续累库,且美国成品油需求量持续走软,处于多年同期低位水平,造成美国原油库消比数据从2022年12月23日当周的18.4连续上涨至2023年1月6日当周的24.9,并在1月份持续维持在16-22的均衡区间之外。虽然本周数据显示原油商业库存继续累库,但是成品油消费需求却也出现了同步增长,导致库消比数据相比上周回落。总的来说,如果商业库存继续累库,经济衰退预期进一步反应到成品油消费数据上,那么原油库消比数据仍将维持非均衡区间之外运行,这可能继续给油价形成一定压力。
【金油比数据继续高位运行】
金油比价指的是每盎司黄金价格跟每桶原油价格的比值,一般用伦敦金现货价格跟WTI原油价格进行计算。2022年6月13日以来,金油比数据从15.1的低点不断攀升,呈现趋势性上涨行情。进入到2023年1月份,金油比数据一度突破25,经济衰退预期不断升温。
赵颖分析,2022年11月份以来,黄金价格稳步上行。而与此同时,原油价格却表现得更为“冷静”,从2022年6月份以来,原油价格重心不断下移。二者的背离导致金油比数据快速增长。根据对于金油比历史数据的均衡区间测定,可以发现16-25基本属于均衡区间水平。当金油比数据高于25,经济进入衰退的概率将会大幅增长。而当金油比数据小于16,说明投资者格外愿意投资原油而非黄金,此时经济一般进入到了明显的扩张阶段。
对原油来说,虽然美联储逐步确认放缓加息节奏之后,美元指数也出现走弱的情况,宏观层面对于油价的上方压力有一定缓解。但在金油比反映出的经济衰退预期仍然较强,美元指数仍处在100以上非均衡区间的状态下,宏观情景对于油价的上方空间压制仍然存在。作为主导油价的主要情景,宏观情景仍将进一步压低油价重心。
【欧元区商业活动今年1月重新恢复增长,但仍未摆脱衰退风险】
据路透社报道,一项调查显示,今年1月欧元区的商业活动反弹至增长区间,这表明欧元区经济可能在今年一季度再次避免收缩,但是经济增长前景依然疲弱,衰退风险仍存。
刘舜心分析,根据欧盟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欧元区在2022年第四季度勉强实现经济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1%,制造业PMI自2022年10月触底反弹从46.6缓慢攀升到今年1月份的48.8,综合PMI(终值)增长到了50.3,高于荣枯线水平。反常的暖冬,加上之前德国和其他欧洲经济体对天然气需求的大幅削减,使得天然气价格下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活动并改善了经济前景。不过欧洲经济增长前景依然受高通胀、利率上升等因素影响,并且目前欧洲需求疲弱,1月欧盟27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仍处于-22.2的低位水平,多重因素叠加,欧洲经济尚未彻底摆脱衰退风险。